因为微信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各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您阅完不点『在看』或者没有给皇史宬加『星标』,您可能就看不到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文章了!如果不想错过皇史宬的精彩内容,请您赶紧星标⭐皇史宬吧!
买卖街作为交易场所在民间司空见惯,但在宫廷禁苑里开设买卖街想必大多数人不甚了解。实际上在皇家宫苑中,为迎合皇帝或宫眷喜好、调剂单调乏味规矩森严的内廷生活,而设置街市店铺的做法古已有之。汉灵帝时在后宫中设置“列肆”,西晋时愍怀太子“于宫中为市”“令西园卖葵菜、蓝子、鸡、面之属”,唐中宗在玄武门开办市肆,南宋临安皇家园林中亦有街肆。清朝也在宫苑里设置买卖街,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久居宫禁之人对民间商业生活的向往和需要,为其日常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竹叶亭杂记》直言买卖街是“盖以九重欲周知民间风景之意也。”❖ 静宜园为行取粘修买卖街等处园户房库等工所需叶铁等项事呈稿乾隆朝西洋画师、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王致诚则记述:“(买卖街)备君上随时临幸览观,城市喧嚣,非为人主所厌弃也。清帝为势位所限,出时,居民店铺,必先闭门,不能见一物……帝者位分尊严,不能亲接民间庶事,迫处静默之中,不能不别开生面,以自娱乐”“市集为帝与后及妃嫔等行乐而设……交易既真,遂饶有兴趣,而使热闹倍增,欢乐加甚焉。”此外,买卖街也能兼顾宫人、皇族、官员等人的娱乐生活需要。
在清漪园(光绪十四年改为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热河行宫均设有买卖街,这些买卖街有的是江南风格,有着“前街后河”或“两河夹一街”的格局,街随水弯,模仿江南水街,多称呼为“苏州街”。有的则是典型北京城市井风格的街巷,一般直称“买卖街”。苏州街和买卖街名称虽不同,但都体现清代皇帝对这一民间商业活动的喜爱。清漪园后溪河买卖街,曾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86年后溪河买卖街被按照原样复建并向社会开放,我们今天游览颐和园时看到的苏州街就是复建后的后溪河买卖街,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北方水街。
而如今北京地铁10号线上的“苏州街”一站,名称源自原畅春园苏州街,这条买卖街南起紫竹院西侧的万寿寺、北至海淀镇西侧,长达数里。据《啸亭杂录》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为庆贺皇太后70大寿,乾隆帝下令仿照江南街景建造的一条苏式“买卖街”,俗称苏州街。嘉庆朝时,这里停止了商业活动,之后更是由于英法联军入侵而彻底废弃,如今只保留了地名。买卖街内热闹非凡,设有各种娱乐场所、店铺、小摊和民间热闹的街市相仿。据《圆明园内拟定铺面房装修拍子以及招牌幌子则例》的记录,买卖街上有当铺、首饰楼、银号、香蜡铺、纸马铺、油盐铺、粮食铺、颜料铺、茶馆、南酒铺、干果铺、兵器铺、鞍粉铺、文具店等多种店铺。众多店铺中不乏当时的有名字号,如嫩绿轩、同盛号、魁元堂、兴盛号、韵古斋、广兴号、聚香斋、德兴号、天祥号、华服斋、居之安、乐婴号、文雅斋、天宝楼、翠云斋、宝华楼、如意渡等。众多店铺各个挂着具有特色的幌子好不热闹。为了增加烟火气,买卖街中除了固定的店铺,还有一些沿街叫卖的小商贩。❖ 老北京商铺的幌子(周培春画)
买卖街中的货物有的是在外城各店肆中采办而来,造册登记标明价格。卖出去的货物,照价给原店主,未卖掉的存货则物归原主。因买卖街并不是真正的街市,一些必不可少但是难以保存或卖不出去的货物,便用木雕的“假货”代替。如南酒铺的假火腿、假鸭子、假元宵、假团粉等食品,瓜果蔬菜乃至靴子、砚匣、笔匣、书画册页等都可进行模型仿制。除了有日常百货,买卖街里还汇集了奇珍异宝,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记录:“(圆明)园中亦有通衢,店铺夹列,每逢佳节,中国、日本、欧洲各国各种最珍奇之物,群汇于此,如市场然。”《竹叶亭杂记》记载了一则有趣故事:某日,乾隆帝带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与和珅在同乐园买卖街闲逛,当时十公主还未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乾隆帝见买卖街上售估衣者有大红夹衣一领,就对公主说:“可向汝丈人索之”,和珅也是知趣,花了28两银子买下衣服送给了公主。
当买卖街开放时 “每俟驾过店门,则走堂者呼茶,店小二报账,掌柜者核算,众音杂沓,纷纷并起,以为新年游观之乐,至燕九日始辍”。然而这终归是一种皇家消遣活动,不能真实反映民间疾苦。有时为了让买卖街更贴近现实生活,讨皇帝欢心,或让太监假扮的市井商贩和顾客故意吵架、斗殴,或有人假扮小偷被兵丁拿获,种种桥段,不一而足。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宫苑买卖街,民间烟火气~